阿里山之旅第三天

 一大早先和有揚哥一起打了六七場的完勝籃球,再和夥伴們一同出發到教會做禮拜。到了教會門口,原本以為尖塔鐘樓式的教會很典雅,結果才發現搞錯!那棟是公寓,不是教會,其實教會是隔壁那間超漂亮咖啡館。非常奇妙的感覺,忍不住就想先拍拍照片,但由於已經快遲到了,所以忍住手癢的感覺。

  主日內容講的很清楚,牧師也很會講故事,主題再談生命與使命,雖然對牧師的講到內容有些許的差異思想,但整體牧師講的真的還不錯。卓恆也很久沒這麼專心聽講道。卓恆認為 「使命建造生命、生命完成使命」,難分先後、因果。藥用簡單的二元區分真的有難處。別忘了上帝給約拿使命的時候,約拿的生命尚未完全,而是在使命中生命得以完全。阿~又廢話了。

 

  結束主日後,立刻出發前往阿里山,前半段的路程讓我看的惋惜不已,也開始體會八掌溪暴漲的宿命根源,整個八掌溪上游從200-1200m高,植被幾乎都是檳榔樹!看者檳榔樹那小小的林冠+淺淺的根+無遮蓋的土表,不難想像下雨時所產生的地表逕流,越看越心痛,檳榔的價值確實養活了不少人,以至於在中低海拔的台灣山區,被大量種植。但是水資源的損失、洪水造成的傷害,遠遠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的價值。當然這也是台灣林業的悲哀,除卻觀光、副產品,在狹小的台灣,森林所能養活的人太少了。

 

  過了中低海拔到了中高海拔,早期育林樹種柳杉漸漸出現在我們的眼前,終於我們逃出檳榔樹的牢籠,遠挑連綿不絕的山巒疊影,氣勢恢宏的中央山脈,再再讓我們突然覺得有一種釋放的感覺。這才是台灣之美,這才是我所期待的阿里山!這讓我們一路上小小的採者油門,讓自己能夠細細體會這美景,隨者氣溫的漸漸降低,清新的空氣也令人神清氣爽。而唸書時代的回憶也隨著我們的路途慢慢重回眼簾!

 

  很快的中午前我們就到了阿里山,這是少數開不會累的車,繳了門票和停車費進入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後,很快的我們就找到我們所住的民宿。到了民宿由於房間還在整理,我們就到民宿老闆開的餐廳用餐,坦白說食物還真沒什麼特別。吃完午餐回到房間。照例,愛泡澡的我立刻想先看看浴室如何,開了浴室們,映入眼簾的是標準的衛生設備,旁邊有個蓮蓬頭,我還想說,這家民宿有跟上五星級的設備,在衛生設備有預備溫水的衝屁屁裝置。這讓我更期待門後面的浴缸設備,於是我就把頭探進去,想看看門後的景像!!哇!!見鬼了,門後面居然……是牆!!什麼那個蓮蓬頭就是洗澡用的唷!…..算了!

 

   休息一陣子後,我們就出發到阿里山車站廣場去看阿里山的鄒族表演,我發現鄒族很多都有鳳眼耶~欣賞完少數我覺得編舞編的很不一樣,但又有原民特色的表演後,我們就看到有許多特許(私許??)T4營業車出現覽客了。原來由於阿里山的步道走一圈大約要2.5小時,有很多人不願意走所以就出現這種現象!而且超多台~有秩序有安排的統一辦理(感覺就像公辦的,有一個專人負責,沒有競爭,可能是以村為單位在經營吧!但用柴油車真的很臭!在我們散步的過程中,屢屢被廢氣攻擊,想想如果改為電動滑板車,限速20,讓旅客又有新奇感,又乾淨環保、節能省碳、還可以省油錢!三贏為什麼不做呢?)。

 

   看看時間還早,出來玩就是要享受這種林內散步的感覺,很久很久沒有在林內散步的感覺,其實真的很享受,自己的記憶隨者腳步一點一點的被喚醒,而這些被喚醒的記憶與現實卻又相互交織、疊合。其實分不清楚,是自己回到了那個過去,還是過去來到了現在,只能感受到每一次的呼吸都彷彿帶領時空在現實與過去遊走,在路上看到高聳的檜木林,就讓我想起過往在太平山106107的神木園區。看到老舊失修的觀光集材柱,也讓我回想在棲蘭工寮實際運作的吊鎖、集材。看到路旁放著一段段的木材,則讓我想到在宜蘭的集木大水池,大哥們老練的為木材刻上編號與計算材積。這是我永遠的記憶,無法消失的回想!這些回憶被塵封了多久?早難以計算! 而這些記憶說不出口,或說出後沒辦法讓人感同身受又有多麼的失落。開始思念那些一起在林內淋雨、滑倒、趕工、吵架、除草、扛樹、被螫、趕路、吃飯糰的同學們。雖然都沒有什麼連絡,但真的如果能和你們再一同來到阿里山,大家的記憶一同被喚醒時,不知道我們會有多熱鬧!

  

  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