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怕的宗教權利宰制–侵犯生活的權利!新奴隸型態~

看完這篇報導,其實我的心覺得真的很可悲,這赤裸裸的彰顯出慈濟的權力暴力!!更可悲的就是政府,在自由的台灣土地上,卻出現這個第三國家規訓的手段!

 

大愛落成系列 (5) 不同的哲學

大愛落成系列 (5) 不同的哲學

老師,小文為什麼要抱著你哭?不知所措的慧慧,焦慮的看著小文止不住的淚水。

老師,怎麼辦?我知道我要離開大家了,所以我才會一直哭;剛才我在台上唱歌的時候,我有一直用力的忍耐不要哭出來,我記得以前山上有個老師告訴我們
遇到傷心難過的時候,要深呼吸然後慢慢的吐氣,就不會難過了;可是我就是忍不住哭出來了,怎麼辦?

在燕巢陸軍工兵學校的惜別會上,聽見小文、慧慧與他們老師的對話,我想應該沒有人能為孩子說清楚今天這個離別的含義?

孩子的疑問:藍衣服、教堂、手語、歌聲

老師,我阿嬤說:那些穿藍衣服的人有給他們上課;以後我們住到永久屋就不能喝酒、也不能吃檳榔,我覺得那樣很好喔,這樣我媽媽就不會跟爸爸吵架了。

看來酒與檳榔的文化在山下即將消失,對于慧慧來說應該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喔!

老師:『我們在山上教堂唱的歌都跟這些藍衣服的人不一樣,還有我們這裡的教堂為什麼沒有牧師跟傳道了?是不是他們不能進來這裡?藍衣服的人為什麼不
要禱告了?』

教堂、藍衣服、手語、歌聲等等,敏覺力極佳的小朋友提出的問題,讓老師只能苦笑說不出原因!

山上的我們是這樣的

以前我們在原鄉部落,喝酒其實也是有節制的;大家圍著火塘邊,因為祖先來自不同地區,所以我們最喜歡討論自己的族群傳統獵場、生活習俗、或是說說自
己的理想願望、彼此分享好康的工作機會;

在山上我們不曾富裕過,好山、好水隨著陽光季節的變化,我們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農產品收入;以後,我留在山上少了一些幫手幫忙除草、施肥、採收農產
品;但是我的親戚在山下,如果他跟不上山下慈濟團體輔導的生活腳步,他要怎麼辦!

我們家人真的很感謝來自四面八方的愛心與物資捐贈,從山上下來的時候我們二手空空的住進安置中心,現在我們要離開了,行李變得好多好多;今天要住進
慈濟所蓋的大愛村,裡面什麼東西都有,只是我覺得很不好意思,我們以前在山上,生活物資都是自己賺錢買的(偶爾會欠一點點給雜貨店),為什麼現在不讓我用
自己的雙手去買生活用的東西呢?我們也是有尊嚴的人啊!我們在山上生活,會互相幫忙也會還錢的!

我們以後會一直被參觀嗎?

怎麼辦?以前我都是自己賺錢買生活用的東西,但是我現在才知道如果接受太多的愛心,心中會很難過一直哭;如果今年的颱風又比88水災更嚴重,今年的
人會像我們一樣幸運嗎?那也會讓其他的台灣人很辛苦,他們又要捐很多錢、很多錢!

還有,我很擔心以後我們住在永久屋,天天都有人來參觀我們,因為慈濟人說:「這裡以後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光景點,因為有觀光客,我們的手工藝和農產品
才能賣的出去,這是幫助我們!」我真的很想哭!我們的手工藝產品可以賣出去,可是卻要常常被參觀!

『慢慢的生活,靈魂才跟得上!』這是一位魯凱族的藝術家,他在客廳的黑板上寫的生活哲學。

也有人樂觀的說,慈濟團體的很多志工來自於各行各業,大家各有專業;一份專業助人的工作,一定會有分寸的;更何況未來這裡還會有屬於自己的管理委員
會,如果大多數的居民不喜歡生活環境裡,每天要被提醒這是『大愛』,其實是可以透過自己選出來的管理委員會出面來拒絕的。

『慢慢的生活,靈魂才跟得上!』我們原住民也有自己的生活哲學。

image003

(上)住在那瑪夏鄉的魯凱族藝術家的生活哲學。
(下)人生就是人生?天生樂觀的我們原住民可以痛苦也可以快樂;但是我們的哲學有點不同。

(上)『大愛』,我們永遠要用崇敬的心來仰望。
(下)在耶穌理我們是一家人;一切歌頌讚美哈利路亞!


我的平地朋友說:『沒關係先大方收下「大愛」,以後我也可以有尊嚴的為需要的人付出我的愛!』

(上、下)才一下下的時間,我們就被迫換裝;其實我覺得下面的人如果有一些色彩還不錯。

image021

(上)在很多時候,我們都會先用自己釀的酒向祖靈問安才開始我們要做的事情。

(下)在大愛,酒好像變成很糟的事情。

 

轉引

Amale.Gadhu 說道:

現在我們比較擔心的是當政者利用慈善團體的「保護傘」掩蓋救災工作的績效不彰,更讓我們看到當政者的無能,我們可以看到政府與民間團體在重建工
作上「角色錯置」,反而是「慈濟」主導了安置的工作,而政府卻提供土地讓慈濟購買,這正是我們無法接受的地方,因為現在原住民要遷住的已經是慈濟的財產,
因此沒有理由不接受也無法拒絕慈濟的「善意」。

    若今天是政府主導安置,就像「好茶部落」雖然政府提供台糖土地「瑪家農場」做為「永久屋」,一樣法律上「好
茶村民」也只擁有地上權,就是配置「一棟房屋」的權利,然而搭建組合屋的「世展會」是搭配政府的重建工作,因此由「政府發包」民間就可以按照住民的意願,
設計搭建一個屬於原住民「自己想要的社區」,這樣的重建才能符合原住民族文化的延續性,而不是必須屈就ㄧ個慈善團體的「善意」,又無法擁有族群部落的特色
與功能,當然在文化傳承上必定產生危機,我們可以檢視「慈濟」所提出的善意,最大的問題就是原住民被當作觀看的「對象」,也許慈濟提供了一個「五星級」的
表演場所讓觀光客欣賞舉世聞名的布農族「八部合音」,但是表演並不是文化傳承,流於表演形式的文化,無法得知文化的內涵,乃更何況「表演形式的文化」任何
人都可以透過練習或者揣摩就能上台演出,再者布農文化非單一粗糙的文化內涵,若是沒有適宜的場所提供文化傳承,恐怕「慈濟的善意」變成布農文化消亡的「致
命傷」,這樣的歷史責任恐怕不是當初慈濟的「初衷」,請慈濟深思在三才好,不是嗎?我們既然知道宗教會改變或摧毀文化的精神本質,又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傷
害原住民的感情呢?
我們知道原住民族四百年血淚史,是指明清王朝、荷西時期、日本帝國乃至解嚴前的國府時期,所以「不分中外」外來政權宰制原住民族的命運,在加上島內優勢族
群的漢族,無論在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教育等資源上站在絕對優勢的地位,相對地原住民族顯得相當脆弱處於邊緣化的窮途末路。
若當政者無法體察民心,而慈濟又無法深思族群問題,那麼原住民就面臨「雙重宰制」的逼迫,其情況就會加速惡化族群衝突,所以唯有尊重原住民族的「主體性」
才不會失去「善意」的幫助,而達成島內族群和平相處共存共榮的大同世界。

 

再引

淑芬 說道:

路人DRIVERANT :

我想這個條約乍看之下您覺得沒有問題的原因,是因為我們住在都市裡面,習慣了公寓大廈的管理規約,所以覺得沒問題,但是原住民文化,或者農村文化的
居住和生活習性並非如此,試舉幾例如下:

(1)原住民會在門口生火烤肉,也許聊天也許取暖,木頭也許就在門口搭個小空間存放,還有工具等物品也是,這可能不只是原住民,農村也是這樣的習
慣,在目前的規約中,都是不可行的(不能燃燒易燃物品…)。

(2)剛看了大愛園區的最新狀況後,發現現在是可以種花養草,但是不能搭絲瓜棚之類的,這種臨時空間搭設,就是包含例如農村中空間不夠時(這裡的坪
數是被規範的),後面廚房也會搭出去,放個大竈什麼的,在這裡當然也不行。

(3)目前規範說不能養動物,但是原住民或農民本來就有養雞鴨的習慣,可以檢蛋或殺來吃,但是現在也都不可以。也不能養羊擠奶。

(3)殺生祭儀,在這個園區中,雖未被明確訂在合約書中說不可以,但是從靼虎先生的說法中,http://www.88news.org
/?p=3178已經可以明確理解,這恐怕是與大愛目前規範有落差的,他個人說也許該考慮放棄殺豬,但是居民不能接受,所以還要找出突破知道,這也就是大
家懷疑的地方,為何慈濟捐贈永久屋給居民,還要讓對方必須傷腦筋來找出「突破之道」?

總而言之,目前這份規約,是用公寓大樓模式來思考的,也是都市生活的管理模式,但是並沒有想到這個模式是否適用於原民或農民,反而是希望入住者來配
合管理,這個順序是奇怪的,

再來,也就是最根本的,慈濟興建了永久屋捐給災民後,是不是應該把整個管理權,包含規約訂定的權力,整個留給居民,才是適當的助人模式?

我想大家一直在爭論的是這個部分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看完之後你會瞭解 慈濟的心態

慈濟規則,慈濟文化才是重點!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