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人再次問我說,你讀宗研所要做什麼?你建議我去念嗎?過往我會很直接的說,只要是基督徒我都建議你去念。但我最近退縮了~不是學校改變,是我改變了。
很多牧者對這個系所有很多的不解,宗教研究所,讀神學,把神拿來研究嗎?很多人總是容易地、輕率地說出類似的話。永遠都記得那個故事,當我們再談解放神學的時候,又有牧者輕率地說:「解放神嗎?」,其實這都在在顯示了牧者的本位主義,以及對自己信仰的不安。
宗研所就是在權力鬥爭、宗派鬥爭這樣的風風雨雨中慢慢成長,讓我們赤裸裸的看到某些人惡質的信仰本質,同時也看到更多人對信仰的堅持。其實在到宗研所之前,我們不過是個小小平信徒,對基督教的社團充滿了崇景,到了所上,才真正知道了什麼叫做隔斷的牆。不過也看到了什麼是作在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耶穌身上的美德。不得不說,台灣教會有一種毒瘤叫做「不接納」、「不容忍」。
我們親身參與在信徒努力打造台灣所缺乏的基督教歷史文化中,我們看到老師出國回來都大包小包的蒐集資料,我們看到老師們努力的與國外的基督教機構聯絡,我們看到為了讓台灣能跟世界接軌,努力到身體有諸多的病痛,仍然堅持著。這是上帝給宗研所的一種使命,老師們也是抱持著宣教的精神來開拓。
我們也看到宗研所的成績了,不論是莫特曼的二次來台,讓台灣的基督教研究搬上國際舞台,多次的聖經研討會,都成功邀請到國外學者來訪。與校園合辦的潘霍華的活動。其實都實實在在的在提昇台灣基督教文化。
問題是,有多少基督徒知道這些東西?誰是潘霍華?誰是莫特曼?問十個牧師,可能有一半不知道,你不認識他們,不代表他們不重要。再問誰是特土良?誰是奧古斯丁與你的信仰何干?你也不知道。
我只能說你所信的不是聖經,你所信的是牧師。
當牧師推薦以色列之旅時,你會全力贊成報名,但當宗研所把以色列很多文化搬來台灣時,還帶解說,你卻一點興趣都沒有。
當牧師說去韓國找趙庸基牧師,你卻不知道,莫特曼來台灣兩次了。
當你在唱三一頌,你不知道什麼是三一
異端成為了相對……你真的知道你不是異端?
你真的知道,為什麼教會兩千年少談聖靈?只因為曾出現過高抬聖靈的異端,在大公會議被定為異端。
你真的知道,為什麼聖經是66卷?是誰決定的?還是你以為聖經天生就是一本書。
但當你問了這麼多的問題後,通常你會被牧師定為「離經叛道」之徒,事實上這跟念哪個學校讀什麼一點關係都沒有,因為牧師在讀神學院的時候也會讀到。關鍵是,該不該讓每個信徒都知道,這就是很大的問題。因為當信徒知道後,就會問更多的問題。
所以不是我是異端,也不是你是異端,而是異端本身就是可議的一種概念,你以為亞波羅講得就和保羅講得一樣?那聖經為什麼有保羅的書信,沒有亞波羅的?你以為路加和保羅的聖靈觀就一樣?你以為每個牧師對三一的解釋都一樣?那誰才是真理?
坦白說,就因為我唸過宗研所,讓我對信仰的本質更加瞭解,真理的絕對性,沒人可以瞭解與妄稱,所有牧師自稱為真理都是可議的(只是無意義去爭議罷了)。所有的信仰差異性(對信仰的認知多少不同,不可能完全相同的,要不然加爾文就和馬丁路德走在一起了)其實都是開放的。真正的問題是,你「信」什麼?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可能,不確定,只有「信」能超越一切。關鍵就是希伯來書「信,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,是未見之事的確據」。
或者你也可以選擇「靜默不語」。所以其實我今天講這麼多~是「破功」了…….
再回到開頭所談論的退縮!其實完全上述談論的無關!而跟現實有關!我看到太多畢業後的無業遊民、不務正業,有太多習慣活動、唸書生活的人,無法進入社會,對於社會有太多的不良性或排斥性。我完全承認我是資本主意的走狗(雖然我沒錢),如果你已經有了徵兆,大學讀五年等,我可以告訴你,你一定會花4年才畢業。
你要30歲才能就業,你只有十年的年資就到40歲,你同齡30歲的人,搞不好都已經5年年資,是你的主管。可能沒你聰明,沒你的邏輯好~但還是你的主管。所以除非你對這一條路非常有興趣!決定要成為你終身的志願,或是成為你未來服事道路的訓練。否則!!趕快就業吧!!
最近所上再辦
恆恆哥
我覺得你這篇文章棒透了
好久不見了